虽然依旧有七八十块的进账,但段云也知道,这门生意已经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了。
到了下午四点,都有收工后,拿出昨天晚上设计的天线图纸,再次进行了一番修改。
随后,段云离开出租屋,来到位于厂区的五金商店。
花了不到两块钱,段云就买到了铝管一根、馈线几米以及细铜丝和一盒小螺丝。
另外段云还买了一些用来制作天线的工具。
老虎钳,改锥,锉刀这都是必备的东西。
还有就是手钻。
这里卖的呼和浩特电动工具厂出品的6A的单相串激手电钻,价格只需要五块。
带着这些东西,段云重新返回到了出租屋中。
段云改装的这个天线结构并不复杂,外形上和风靡南方的八木天线差不多。
先用老虎钳剪好6根铜棒,在铝制的方管相应位置上做好打孔记号。
选用Φ3mm钻头,用台钻在方管的5个孔位上将方管打穿,使铜焊条刚好能插进横杆。
为便于调整、拆卸,可在振子的上方再钻一个孔,焊上一个螺母,旋紧螺杆,就可以将振子固定住。
然后再拿几个镀锌的铝片间前后两端的振子用螺丝固定住,整个天线顿时美观了很多。
段云做的这个八木天线并非只是简单的模仿,而是他前世时在实验室和讲师同学共同改进后的技术。
当时段云和同学对有源振子、反射器、引向器这些器件单元进行间距的调试和长度的更换,使天线的电磁参数达到理想状态。
这绝对算的上一个核心的技术参数。
这二年还没有专利这一说,国内的专利技术是在1985年才开始执行的。
而段云这种天线一旦被仿制的话,他是根本无法利用法律追责的。
所以段云必须要有自己不容易被仿制的核心技术。
首先就是天线的外观设计,由于段云的这个改进版的八木天线经过反复的测试和调整。
所以目前几个振子的距离以及反射角都是有严格距离和角度,位置稍有变化,接收信号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。
这其中的学问,也只有段云心知肚明。
另外就是段云给这种天线设计的天线放大器。
所谓的天线放大器,其实就是用来增强接收的较弱电视信号信号,提高信息接收质量的电子组件。
如果外观容易被抄袭,那么段云设计的天线放大器仿制起来则会有相当难度。
为了防止被‘盗版’,段云决定采用前世同行的一些做法,那就是使用双层的电路板。
就是将电路板叠加成多层后,用埋孔的方法将真实的电路板用502一类的胶水粘住。
这样的话,想复制电路板的人就无法准确判断真实电路板的布局。